新华社记者许健 摄像张浩 报道 新华社天津7月31日电(记者吕秋平 邓中豪 王晖)早上7点42分,C2205次高铁列车准时停靠在武清站。33岁的王晔下车出站,换乘公司班车。一分钟后,高铁缓缓驶离。 
京津城际列车停靠在武清站,乘客正在上下车。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王晔,每个工作日都搭乘这趟高铁来武清上班。在王晔所在的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像她这样每天往返于北京和武清的员工还有20多名。他们乘坐高铁从北京南站到武清只需24分钟。 “很多在北京工作的人上班时间比我长。”王晔说。 武清区位于北京城区与天津城区之间,是天津市的市辖区。2008年8月1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通车,武清区成为京津之间唯一的经停站,部分车次在武清站经停一分钟。 一分钟的短短经停,改写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也改变了武清的发展轨迹。 
武清站。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当王晔早上抵达武清时,周宇杰正沿着相反路线离开武清。在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周宇杰,每天早上8点钟从位于武清的家出发,9点半抵达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公司。 “公司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了武清,员工可以获得当地户口,所以我也把家安在了这儿。”周宇杰告诉记者,他的妻子在武清一家培训学校找到了工作,未来他们的孩子可以在武清上学。 武清因交通而兴。历史上这里曾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交通枢纽,在元朝、明朝、清朝,大量来自南方的货物通过这里运往京城。如今,这里又因高铁而发生了新的改变。 
京津城际列车正在进站。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铁科纵横、诺禾致源均落户在武清开发区。“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很多北京公司来落户。”武清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张书月介绍,开发区仅今年上半年就引进了98家北京企业。 武清开发区只是一个缩影。对武清而言,高铁经停一分钟极大增强了其对北京企业的吸引力。 武清区招商局工作人员柴亮介绍,2013年以来,武清引进北京项目8240家。目前,武清区已形成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生物医药两个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也有望在2020年突破千亿元。“高铁就像一条新‘运河’,使这里焕发生机。”柴亮说。 高铁经停的一分钟,不仅给武清带来企业、人才和投资,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和武清高铁站仅有一个天桥之隔的佛罗伦萨小镇购物中心,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购物。小镇因大量打折奢侈品牌而闻名。 
武清站对面的“佛罗伦萨”小镇。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夏日午后,30岁的孙志芹在佛罗伦萨小镇买了手提包、休闲装。孙志芹在北京朝阳区十里河从事珠宝销售工作,每年都要来武清购物。这次,她还约上了在天津的朋友一起过来。 “坐高铁过来非常方便,甚至没有觉得北京和这里是两座城市。”孙志芹告诉记者。 开业7年来,因高铁而生、因高铁而兴的佛罗伦萨小镇,年接待量已攀升至650万人次。 “武清没有名山大川,如果没有高铁,就没有武清旅游业的今天。”武清区旅游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陶景艳介绍,在佛罗伦萨小镇的带动下,武清区还形成了凯旋王国主题乐园、威尼都商业区、创意米兰家居广场、南湖绿博园、湿地百草园等为代表的多个旅游集聚区。 陶景艳介绍,2012年以来,武清全区旅游接待人数由420万人次增长至2017年的188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0亿元人民币,增长了80多倍。 据北京铁路局介绍,十年前京津城际开通时,每天只有不足10对列车在武清经停,如今已经增长至每天20多对,日均发送旅客由最初的300多人增至一万余人。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需求,武清站于2014年开始扩建,站房面积扩大了一倍,增加至4400多平方米。然而,客流量的增长远远超过预期。 “扩建工程刚完工,我们就意识到新站房面积还是偏小。”京津城际武清站站长姚冰说。目前铁路和住建部门正在酝酿下一步的扩建计划。 “如今,高铁站已经成为武清的地标。”他说。 (实习生张一诺对此文亦有贡献)
|